三板溪库区|还库区一湖碧水 生态红利日益彰显

     浩荡的清水江进入锦屏县境内后,在三板溪水电站大坝的拦截下,放下它桀骜不羁的姿态,在锦屏县境内形成6.5万亩水库湖面,从空中鸟瞰三板溪湖区犹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玉,镶嵌在青山翠岭间。

 但在2018年以前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2017年的时候,一条河都是网箱,库区的老百姓都拉网箱养鱼,密密麻麻,船都难以通行。大家投饲料喂鱼,污染水质,水都有股臭味……”贵州水投生态渔业公司的护渔队队长李连坤告诉笔者,自己家在三板溪库区边的河口乡南路村,十几年来目睹了三板溪库区的变化,从2006年,三板溪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大家都开始发展网箱养鱼,多到数不清。

据了解,到2017年底,库区网箱养鱼已超2.3万箱,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当年,锦屏县按照省州部署投入1.8亿元专项资金,全面拆除库区内养鱼网箱,大力开展“退养还湖”,让渔民转产上岸。

“网箱拆除后,我就到公司来当护鱼队长,主要管好不要有人偷捕、盗捕,钓鱼的只能一人一竿一钩。”现在李连坤和同事,每天清晨就穿上制服,开着渔政船巡湖护渔。

“我们这渔场主要是以呆鲤和本地方的稻花鱼鱼苗为主,每年的生产量在2.5万公斤至3.5万公斤,现在林星村、三板溪村两个村每年都有分红。”同样在库区网箱养鱼的陆世煜也借助以前学会的养鱼技术和网箱拆除的补助资金,不仅把养鱼产业转上岸,还带动大家一起抓发展。

“至今为止已固定解决了18名护渔队员固定就业,同时我公司每年拿出150万元对所涉水域的各个乡镇实施利益联结分红,建立利益联结分红机制,3年以后,还要再进行2次分红。”贵州水投生态渔业公司负责人蔡书生说。

拆除网箱不拆产业,锦屏县一方面帮助网箱养殖户寻找新的出路,一方面开展大水面养殖,采取“国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库区投放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实施“以水养鱼,以鱼控藻”,既保证了湖面生态,又实现了渔业创收。

“库区生产的有机鱼已经远销广东、广西、云南、重庆、成都等地方。今年的生产量已经突破50万公斤,实际销售额已经接近600万元,我们正在积极申报粤港澳‘菜篮子’保供给项目。”蔡书生信心十足地介绍说。

好山好水出好鱼,目前三板溪库区大水面养殖已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示范基地,鳙鱼培育推广项目基地,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也日益彰显。

“下一步,我们进一步发展产业链,建立鱼产品深加工项目,开展文旅结合项目。”蔡书生继而说道。

如今,锦屏县正借助新国发2号文件和“桥头堡”政策东风,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准备依托库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光,做好农文旅产业融合文章,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http://www.gzsyyxh.org.cn/detail.aspx?id=9cebcad19edd91efca1b93d59eaf9316 638623617342946479 odk73x4QHP 0295db9e9520aa75d40643ccdfc7576c8f813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