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渔记丨从鱼到“渔”的变迁之旅


荔波水上森林 秦刚 摄

数亿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土地,仍是一片蓝色的汪洋大海,一条鱼儿缓缓游走到这里,它在这繁衍生息,成为这片广袤区域在漫长时光里无拘无束的主人,直到海水褪去,人类接管了这片土地。鱼与人类,因这奇妙的缘分,注定要在此相遇。


不知何时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贵州人,完成了对鱼的驯养。鱼儿离开大海,但它并未走远,它变化了形态,游进了江河湖库,游进了千家万户,游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鱼和贵州人,从此息息相关。鱼影响了贵州人的行为和思想,影响着贵州人的生产与生活,从而成为民间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秦刚 摄


多彩的贵州,有着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人们遵守着一套严密的历法,从野外捕鱼,到驯养鱼,到将鱼作为民族图腾,再到发展生态渔业……这是亿万年岁月里酿造出的奇迹,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在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鱼类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鱼文化,成为贵州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汉语中,“鱼”与“余”同音,故鱼备受青睐。人们将莲、鱼组合成图,寓意“连年有余”。但在民族地区,并非都说汉语,都能取得“连年有余”之效。少数民族喜欢鱼,甚至崇拜鱼,有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鱼崇拜的民俗文化传承中,鱼纹样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华夏先民鱼图腾的遗存。


贵州的鱼,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候。在贵州西部盘州市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地质学家们挖掘到了距今两亿四千万年的鱼龙化石。以这种鱼龙化石为主的盘州市化石群以及早年发现的兴义化石群、关岭化石群,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三叠纪时期这片区域热闹而又神秘的海底世界。



黎平龙额侗族群众在稻田里参加捞社鱼 杨代富 摄


在地质学家们描绘的贵州西部海生爬行类动物群时代关系图表中,羊圈村产出的以鱼龙为主的化石群——盘州市动物群年代最早,为中三叠纪安尼期的2.41亿年至2.46亿年间。比关岭、兴义两处早很多。而羊圈后来发现的混型黔鳄、东方恐龙,则是2.5亿年前的化石。这一系列证据都清晰地表明:2.5亿年前,云贵高原还是一片苍茫大海。关于鱼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过去不为人知的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沧海桑田,地壳抬升,贵州从大海变成了高原山地。24万年前就诞生了人类文明,使贵州成为人类发祥地之一。


后来,“鱼”逐渐成了人们的精神符号。据史料记载,原始社会时期的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叉鱼这一种古老的技术,因为叉鱼的工具相对简单,一根木条或竹子即可,到后期利用青铜器更耐用。如今,贵州的苗族地区依然保留叉鱼这项技术,甚至还有叉鱼节。唐代韩愈的《叉鱼招张功曹》中就描绘了叉鱼的场景。贵州的遵义市习水县,在周代至战国时期时称为鳛国。一条会飞的鱼,成了这个部族的图腾。在“夜郎考古圣地,青铜文化‘殷墟’”的可乐遗址,鱼钩铸造模具的发掘,足以证明当时的渔业的先进水平和地位。



孙亚光 摄


生生不息的贵州人,将鱼作为图腾记录民族的每一次聚散离合。无论大时代中的人世变迁,还是平凡生活的悲欣交集,“鱼”作为一种图腾在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鱼的一切被植入到了服饰、节庆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代代相传,留传至今,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



《山海经》“习鱼”传说


《山海经》曾经记载过一种会飞的鱼,叫作“习鱼”,原文是:“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叫声)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可以御火。食之不瘅。”这种“飞鱼”因为会发出鳛鳛叫声而得名。


后来这个“鳛”,演化成了“习”。春秋时期,这一带曾经有过的诸侯国,以习鱼为图腾,取名“习国”。后来“习国”被夜郎国所灭,“习国”人便以“习”为姓迁往全国各地。汉朝时,云南昭通地区的彝族沿着赤水河北上,来到赤水河支流习水河畔定居下来,因而该彝族部落被称为“习部”。民国初年,在以习水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域设立的县,取河名“习水”县。习国、习部、习水,都因习水河中出产被当地人视为图腾的习鱼而得名,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盘县混鱼龙


盘县混鱼龙属鱼龙目混鱼龙科混鱼龙属。混鱼龙属以肱骨宽、短且长约等于宽,以及上颌骨具齿槽为特征。盘县混鱼龙以颧骨具指向后腹方向的突起,前颌骨具齿槽,后眶骨向背部延伸至上颞孔前凹平台边缘,隔开了后额骨和上颞骨为特征区别于该属的其它种。



肖芳 摄


混鱼龙属均分布于古特提斯海域。盘县混鱼龙化石是目前已知最老的、确切的混鱼龙科属种记录,它的研究对探讨混鱼龙科的起源有重要意义。鱼龙于三叠纪早期出现,在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灭绝,其生存时长约1.6亿年之久。中国已发现的鱼龙化石产自贵州、云南、安徽、湖北、西藏等省区的三叠系地层。



“日利八千万”铭鱼形带钩


1978年威宁中水西汉墓出土了一件“鲵鱼形铜带钩”,背面刻有铭文:“日利八千万”。“鲵鱼”就是现在俗称的“娃娃鱼”。这条青铜做的鲵鱼,长10厘米,宽3.5厘米,整体造型作鲵鱼游动状,尾部逐渐细长并向上弯翘回钩,由此判断,它是一个“铜带钩”,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皮带扣。




铜鼓山遗址出土鱼钩石范


1980年10月,在黔西南普安县青山镇铜鼓山遗址(战国-西汉)发掘出土一块鱼钩石范,就是制作鱼钩的模子。石范整体完整,铜铸浇口微残,高8厘米,宽7.8厘米,厚1.1厘米。范钩高6.3厘米,范槽宽0.4-1厘米,深0.3厘米,倒刺长0.7厘米。这样看来,早在战国时期,贵州的先民就已经掌握野钓技术。




赫章可乐遗址出土铜带钩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的青铜带钩,其中一枚总长12.8厘米,钩体表面嵌有金片和银丝,俗称错金银。纹饰间还嵌有8粒绿松石,工艺十分精湛。带钩最早起源于西周,战汉时期在上层社会流行,是贵族、文人和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考古报告猜测其主人可能是汉王朝开通夜郎后从中原迁来的官吏或商贾。




长碛古寨禁渔古碑


位于凤冈县新建镇长碛古寨的禁止捕鱼古碑,是清朝光绪33年修建的,是当时长碛寨的群众共同商议,关于禁止捕鱼和十三列不准为内容的禁止捕鱼古碑,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长碛村民在很久以前就遵循着这样的一个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则,让长碛至今还保留山清水秀的美景。




http://www.gzsyyxh.org.cn/detail.aspx?id=a8edfcbd5353288e72d391f1a416462a 638623621495698233 SZhIJANk2C db42d2482c9cf87f47d116f51aa7acf2bc8e5942